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中心

news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以人为本,坚持产品的人性化、服务的人性化、管理的人性化。

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2021年6月底前检验结果必须互认!

发布时间:2021-01-18
  

2020年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0〕29号,下称《指导意见》)。

 

随着医保政策的收紧,国家药品、耗材集采的推进及打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力度的加大,“不合理检查”已经逐渐成为未来政策聚焦的核心。

检验科作为临床检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自然也深受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

 

什么是不合理检查?

 

解决不合理检查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不合理检查,如何判定不合理检查。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卫生人员应当遵循医学科学规律,遵守有关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医学伦理规范,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不得对患者实施过度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沿用《侵权责任法》规定,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指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由此可见“诊疗规范”就是判定检查合理不合理的“标尺”,凡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检查就是不合理的,因此《指导意见》一开始就提出要“完善诊疗规范体系”,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国家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原则、临床路径等。

 

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

 

有了判定“标尺”还需制度约束。《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医疗行为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在继续巩固处方审核和点评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对检查的适应证、必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等进行评估并在机构内公示结果。

 

同时,强化医疗技术准入、临床路径管理和卫生技术评估,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变异率、退出率。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推进资料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

 

检验结果互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十几年前的2006年就已经开始推行了。但是由于对医院的检查收入的影响、潜在的法律风险以及医院检验科之间水平差距等原因进展并不快。

 

为此,《指导意见》提出: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互认机构范围、条件、诊疗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等。

 

原则上医疗质量控制合格并符合技术要求的检查项目,医疗机构间要稳步实现结果互认,逐步实现跨省域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

 

除了推进检查结果互认,也提出促进检查资料共享。医疗机构要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检查资料数字化存储和传输。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医疗机构检查资料数据库或“云胶片”等形式,推进检查资料共享。

 

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面向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标准独立设置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并统一纳入卫生健康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天医云®互联网医学信息管理云平台

 

天医云®互联网医学信息管理云平台(下称“天医云®云平台”)是由天地智慧医疗自主研发的广域互联网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天医云®互联网医学信息管理云平台》(远程医疗)、《天医云®互联网医学影像管理云平台》(远程影像)、《天医云®互联网医学影像云平台》(云影像/云胶片)。

 

 

其中,《天医云®互联网医学信息管理云平台》是专为广域医联体、区域医共体、互联网线上院区等提供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公立/非公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独立医学中心/医师集团等各类医疗机构和团体,通过部署广域、区域、院间协同服务,建立灵活协同机制,方便患者就医。

 

 

《天医云®互联网医学影像云平台》在业内俗称“云影像”、“云胶片”,“医疗机构检查资料数据库”。

 

天医云®云胶片是业内首个真正实现全端加密共享的云胶片,包含电子胶片、电子报告、诊断标准无损DICOM数据及电子健康档案(CDA架构)。

 

天医云®云胶片采用金融级非对称加密存储/传输技术,注重患者隐私信息保护,支持个人,敏感信息自动机构化脱敏。与此同时,支持跨平台第三方阅片,支持医患全终端设备使用,支持记录全科历史病历信息,全面推进区域间、院间、科室间检查资料共享。

 

 

 

2021年6月底

医疗联合体内检查结果互认期限定了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1年6月底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要实现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

 

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牵头医院要推进医疗联合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医疗检查的质量控制,通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检查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为期一年!

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指导意见》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

 

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重点内容及有关要求,全面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地方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组织专家采取飞行检查、有因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和重复检查。

 

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料共享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高值高频、群众反映突出的检查项目进行实时监控,逐步实现对不合理医疗检查的自动发现、自动提醒、自动干预。

 

建立医疗检查监管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和联动问责。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进行警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对医疗机构过度检查问题严重且监管不力的,要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五大措施

治不合理检查的“病根”

 

不合理检查与我国很多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的“病根”一样,除了能力不足之外,大多是体制机制问题,因此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解决的根本方法还需“深化改革”。

 

一是完善医疗机构绩效分配制度。要求医疗机构不得设置可能诱导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的指标并将其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

 

二是科学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要求卫生健康部门要提高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配置规划要符合医学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与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推进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三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价格形成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四是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五是完善医疗机构运行考核管理。深入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启动实施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强化政府投入与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机制。

 

解决不合理检查任重道远,从产生原因看,也许比解决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还要难,因为它不仅仅是政策问题,更涉及技术问题、法律问题,要“治愈”必须多管齐下且持之以恒,才可能逐步实现对不合理医疗检查的自动发现、自动提醒、自动干预。

Copyright © 2018 河北天地智慧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21425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721 技术支持:高搜互联